臺灣種植中草藥面積約 500 公頃,依市場供需概況,目前國內中藥材大部分仰賴進口,每年進口約5萬公噸,用於疾病治療方面的中藥製劑產值僅占20%,而以中藥材為主的食補及機能性食品等占80%。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臺灣研發出緩解COVID-19輕症中藥複方,隨著染疫人數暴增,「清冠一號」及相關可調理保健身體的中藥配方引發搶購熱潮,清冠一號更曾面臨供不應求或藥物不足情形。有鑑於此,該「保健作物AIoT 智慧種植基地」目前以小規模種植清冠一號藥材中的「薄荷」及「魚腥草」為主,嘉大教師團隊整合智慧栽種及綠色化學技術,導入環境數據監控、灌溉、施肥及散熱等系統,達到標準化控管之目標,透過自動化栽種管理系統監控,蒐集種植數據,以期未來有機會推廣至嘉大實習農場作大面積培植。
計畫之主持人陳瑞祥教授與生化科技學系、生物資源系學生透過場域實作,除能了解栽種管理AI 模型以優化各作物的最佳栽培管理模式,建立出薄荷及魚腥草的模組化智慧管理系統外,並學習應用綠色化學萃取技術,日後將有助於培育國內中藥材加值應用之相關人才,進而帶動臺灣本土原料藥材整體產業鏈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