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分項:B1教學專業成長與輔導
活動名稱:教師專業成長講座
講題:教師成長座談
講者:黃鎮台博士(前教育部次長)
日期:105.10.26
時間:15:10~17:10
活動成果: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本校終身榮譽特約講座黃鎮台博士(前國科會主任委員、教育部次長、逢甲大學校長、東吳大學校長)來與本院教師交流座談。舉辦方式以交流座談進行,所探討的問題涵蓋學院發展、老師的價值、對待學生的態度,甚至招生問題等。
有關學院特色發展,院長提及教師與產業結合不易促成,黃校長提供具體作法及策略。建議學院先能了解教授們個人的研究方向領域,找主幹(關鍵)教授討論,訂出整合型核心計畫,加入相關領域(SUPPORTING)教授,產業則需找有遠景的產業,提供資源,內部先執行,有成果後再向科技部等單位申請計畫。黃校長不斷鼓勵,且表示這事雖辛苦卻值得做,以後果實甜美。
網路時代,學生上網就能找到知識,這樣還需要老師嗎?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對此黃校長肯定表示絕對需要。於會中說明:就像看書不代表能消化,那是另外的功夫。所謂消化是必須要消化到能用自己的話及思想講出來才是;老師教書也不是照著課本唸完,這樣對學生毫無幫助;老師把真正知道的講出來,學生就會有興趣,而花在學習的時間就多。並舉自己當老師時的教學狀況說明,如果10個東西要教,課堂上是沒有辦法全教完,只能教5-6個,這並不是偷懶,但是有興趣的同學,消化後對於不會的就會來問。提醒老師,不要把學生看成是不會思想的人,沒有教的你叫他們自己看,他們會的,不會的他們會來問你的。這對學生是一個幫助,對老師也是一個幫助。誰知道google的知識是對的?誰知道老師教的是對的?但是老師會去做。年輕的老師怕被學生問倒,這心理要去除,老師居然能教到抓出老師錯誤的學生,應該很開心。師生教學互動的過程是一種身教的機會,開放多一點東西給學生思考。人與人的互動、身教的影響,這些都遠超過電腦能給予的。
有老師談及,學生新新人類的轉變,自由度一直提高,但是紀律一直降低。30年前學生很尊敬老師,現在是老師尊重學生。並舉學生出國開會紀律不夠的實例,請教黃校長,是否要將學生的紀律往回拉?因為學生已自由到無法乖乖坐在教室,他們說我要自由。
黃校長贊同學生需要有紀律,感受到現在的老師很辛苦。並說從前的紀律建立在老師這個位子的價值上,而現在的紀律是要建立在互信、尊重。現在的老師必須試著講學生的語言,這是代溝。時代轉換,處理的方式要跟著轉換。同時強調,絕對不要討好學生,而是要建立互信基礎。學生錯了老師還是要提醒,學生雖然講的話刺耳,還是要聽學生說甚麼,用誠懇的態度教,學生不對的要跟學生討論,變成亦師亦友,互信就會轉成尊重。
最後院長再提一問題,學生的來源。學生越來越少,教授的壓力越來越大。黃校長建議,以校的層級跟鄰近優秀高中結合,對嘉義地區學校下功夫,找好學校的學生。舉辦領袖論壇讓高中生認識學校,增加同學填寫志願的意願,此為其一。其二,與產業結合。研究生、大學生參與計畫,跟產業連結,未來學生就會有出路,這對學生有保障。再次強調整合型計畫推動的重要性,整合型計畫可帶動,聲譽、資源、學生的認同、學生來讀研究所意願等。
開場致詞
講者進行主題分享
交流時間1
交流時間2
交流時間3
交流時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