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分項:B1教學專業成長與輔導
活動名稱:教師專業成長講座
主題:巨變環境下推動通識教育的省思
講師:陳建良 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
活動日期:104.11.4
活動時間:13:10~15:10
活動成果:
此次講座,邀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陳建良教授蒞校分享。陳建良教授談到在當前環境變異下,對於通識教育的方法與理念,應從橫斷面-培育學生正確判斷資料能力及縱斷面-通識教育從大學向下延伸到高中職、國中、國小兩層面探討,並分別以「實證經濟學的視野:嚴謹的資料分析」及「當前通識教育的挑戰:以商管類通識教育為例」說明。
為建立我們正確觀念,發起省思,講座期間常以問答互動方式進行。
1.「實證經濟學的視野:嚴謹的資料分析」
陳教授強調,資料是所有實證分析的基礎,必須正確可靠,分析方法也要恰當,勿陷入「慣用」、「常態」或「單一平均值」作為分析基礎,以確保分析結果之正確性。
「在高山深谷與緩坡平原之環境中,生活中面對的環境哪一種比較常見?」當陳教授提問時,有教師答覆:「對於當地的居民會有不同結果。」利用高山深谷與緩坡平原之生活型態常見度作比較,得見兩種環境所需的資料形式及分析方式完全不同,藉此以深入淺出說明資料分析之意義,並介紹大島指數與吉尼係數之定義。
建立資料分析之概念後,須了解資料分析之結果,深入探討其反映之意義,並具備分辨之能力。以社會M型為例,從台灣低所得家戶戶長年齡與所得分配分布發現,低所得家戶戶長年齡分布型態明顯改變,晚近以老年人為主,分布圖呈現右尾延伸而非「M型」。又以職場M型為例,若職場只有強者和弱者,薪資應該呈現甚麼模樣?從男性女性工資率分配圖發現,同樣呈現右尾延伸,而過去20年間的成長非常有限,才是令人憂心的問題。
2.「當前通識教育的挑戰:以商管類通識教育為例」
陳教授提到,商管類科和其他領域的通識課程,可能都遭遇到為了在有限時間內介紹更多概念,不得不把連貫內容作切割;希望迎合學生期待,在內容上側重應用而簡略本體,但觀諸美國大學大一不分系的通識精神,低年級課程都強調基礎體概念。
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同時衝擊教育,以陳教授自身為例,透過Facebook進行課後問答,說明學習資訊的開放,對這一代的年輕學生而言似乎理所當然,面對網路,教育世界是平的。其中亦探討國小教科書編撰、教師手冊引用資料來源,並比較國內外經濟學課綱,發現國內缺乏架構與一致性。
綜合前述教育行業一直都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課,面臨社會經濟的全面改觀,各類科通識教育自不能無視於此衝擊,更應洞察潮流新趨,引領學生眼界,眺望巨變未來,應對於國小、國中及高中職的大學科目通識教育給予更多關注,使之成為這些未成年學子人生最基礎的第一堂通識,而不是最後一堂。
最後,陳教授以「堅持熱情 莫忘初衷」與在座教師共勉之。
講者主題分享
交流互動
問答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