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生命科學院環境教育跨領域學程相當注重非正規教育(例如:戶外教育、講座、見習及實習等)。學程由生物資源學系教師群主導,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下,配合課程進度與內容,適時邀請業師入課或辦理戶外教育,提升學生相關專業知能與所見所聞。前揭學程於113學年度共計有23人報名修習,36人申請修畢,共計邀請7位業師入課並辦理5場戶外教育。
- 生物資源學系張素菁教師開設之生態解說導覽課程,多年來皆與校外單位合作,旨在培養學生基礎的環境解說能力與溝通技巧,透過理論與實作並重的教學設計,提升其面對不同受眾時的表達與應變能力。113學年度與嘉義市興安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提供學生演示場域,讓學生能夠學習面對實際解說活動辦理的過程處理,累積學生解說導覽實務經驗,有利其未來更加靈活應對相關場合,同時凝聚在地社區意識
- 生物資源學系張素菁老師開設之嘉義巡禮-牡蠣食農課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親自體驗當地的蚵養殖過程,並透過與養殖戶的交流,了解蚵的生長周期及其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是一堂關於食物來源與環境保護的課程,讓參加者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食農教育的重要性。
- 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學系張素菁教師於113學年度執行國科會一般型專題研究計畫、指導1名大學生執行國科會補助大學部學生專題研究計畫,共發表1篇SCIE學術期刊文章,以及參加1場國際大型研討會並進行口頭報告。
- 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學系蔡若詩教師113學年度共執行5件研究計畫,發表3篇SCI學術期刊文章(其中一篇為通訊作者),參與13篇研討會發表(12篇國際研討會/1篇國內研討會)。
-
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學系呂長澤教師113學年度指導2名大學生執行國科會補助大學部學生專題研究計畫,並參與3篇國內研討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