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傳統藝術遇上數位創新 嘉大微學分課程開啟文化實作新視野

隨著臺灣文化、藝術與科技產業快速成長與轉型,數位技術的導入讓傳統文化展現出全新生命力。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胡惠君教授規劃開設嘉義巡禮-「藝科同創・嘉義漫遊」微學分課程,以沉浸式的參訪體驗為核心,帶領學生走入嘉義具代表性的文化與科技場域,深入探索地方藝術美學與數位創新的融合,開啟學生對在地文化與產業實踐的全新視野。

課程設計期望透過走出教室的實作體驗,讓嘉大學生培養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數位創新應用能力、文化敏感度與全球視野等,進而培養跨域整合與產業共創的實踐力。

傳統藝術的創新與實踐-三昧堂創意木偶

 由總監嚴仁鴻(小金老師)帶領志工團隊導覽精工布袋戲偶的設計與操演,嘉大學生不僅近距離觀察戲偶的造型設計與製作工藝,還在幽默活潑的聲腔示範中,實際體驗操作超過20公斤、價值數10萬元的大型木偶。戲偶「時間女神」融合臺灣歷史符號、建築元素與300朵鳳凰花的春仔花做裝飾,並曾登上敦睦艦隊進行文化外交。三昧堂作為非營利團隊,以志工精神推動布袋戲藝術創新,團隊從自製木偶、編劇、演出到推廣,展現與當代美學、跨域設計與國際文化交流的創新整合,深深啟發學生的專業態度與創新思維。

文化X科技的育成搖籃-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

作為嘉義首座以文化科技為核心的創業基地,基地以「回嘉創業、創業回嘉」為宗旨,提供文化科技新創所需的場域與技術支援。當日由鄒淑文計畫主持人與白鹿動畫總監陳文農分享AI與藝術的交會,及「空山祭」大型戶外光影投影互動專案的實例與技術運用,在基地團隊帶領下,嘉大學生親身體驗AR/VR應用、AI主播、祼視3D虎爺及光明燈祈福系統等文化科技成果。該基地所提供的創業資源與數位轉型案例,讓學生實際了解產業發展趨勢與實踐可能。

創意實作與數位應用的實驗場-一宇橙數位設計

 由產品總監鄭浩成進行導覽,分享團隊自2012年回嘉創業後,如何發展跨平台整合、AR/VR應用、文化互動設計與在地特色的數位導覽系統,並展示數個與嘉義文化結合的互動體驗專案。嘉大學生更實際操作3D列印筆進行創作,未來還能延伸至AR作品展示,深化學生對科技結合藝術創作的理解與實作能力。

藝科同創・嘉義漫遊」課程由嘉大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創新教學精進補助,得以提供11個學系學生參與,不僅跨域交流熱烈,師生也在五感體驗中,深入理解嘉義在地文化藝術的紮根能量與數位創新潛力。感謝三昧堂、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與一宇橙/錦田科技團隊的熱情接待與專業分享,讓學生不僅獲得啟發,更燃起未來結合自身專業,投入文化創新與產業實踐的動力與信心。


1:傳統藝術的創新與實踐,學生操偶體驗。(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2:小金老師導覽三昧堂精工布袋戲偶與春仔花的藝術跨域。(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3:故宮南院「戲分茶」AR沉浸體驗。(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4:「空山祭-惡地狂夜行」沉浸式劇場體驗。(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5: 一宇橙數位設計專案「高齡者肌力訓練,VR保齡球遊戲」體驗。(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6:嘉大師生與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合影。(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7:嘉大師生與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團隊合影。(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8:嘉大師生手持3D數位筆成果與一宇橙數位設計團隊合影。(照片由胡教授提供)

點閱 點閱:93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25-04-25 16:10 發佈時間 發佈時間:2025-04-25 16:10 發佈單位 發佈單位:嘉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