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櫥窗
嘉大農藝系校友劉宏澤技師展現農耕技術為臺灣發光發熱
2024.12.04嘉義大學農藝學系碩士班校友劉宏澤技師日前參與2024有機世界大會(OWC),以流利英文發表專題,分享駐巴布亞紐幾內亞技術團服務期間,成功將老鷹棲架設置在陸稻田區,形成鷹與稻之共生關係,並利用農業副產品配製糖蜜液肥,促進稻草與蔬果園區結合的創新成果,獲得好評。 劉宏澤技師在嘉大求學期間,深受農藝學系張山蔚老師提倡的有機農法理念影響,張老師於課堂上強調農業不僅是生產食物,更應兼顧生產者、消費者與生態環境。劉技師秉持著張老師教學理念,積極投入有機農業的研究與實踐,除習得專業技術之外,亦積極參與嘉大語言中心所開設的各項語言學習資源及活動,就讀嘉大研究所期間跨領域選修行銷管理研究所課程,持續加強英文能力,為日後拓展國際視野奠定深厚的基礎。 開發中國家的農業常因資源不足、基礎設施落後或氣候變遷等不可抗拒之因素陷入開發困境,農民間的耕作經驗大多為口傳心授,加上語言、文化、技術都是不易跨越的壁壘。劉技師自110年起在巴紐工作期間,前後踏查13個部落,研究農民生活型態及社區文化,推出一系列的在地化策略,主要方向是開發低投入技術與研究生態農法,決心把永續農業的概念落實再落實,不僅人要吃飽,孩童要上學,連環境的生態也要共存共榮。 劉宏澤技師表示,當下他並不知道做這些事情會有什麼成果,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就不會有任何結果。回首過去,那段全心投入之後,未能得到預期成果的付出,仍願稱為紮根。正是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讓他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為臺灣爭光。 圖1:嘉大劉宏澤校友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分享巴布亞紐幾內亞部落文化與技術融合的成功案例。(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2:嘉大劉宏澤校友向巴布亞紐幾內亞農民解說如何利用農業副產品配製糖蜜液肥。(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3:劉宏澤校友將老鷹棲架設置在稻作田區,形成鷹與稻之共生關係。(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4:臺灣技術團劉宏澤(左1)與巴紐農業試驗所共同合作輔導農民。(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5:嘉大劉宏澤校友(右2)於田間講解陸稻有機栽培。(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6:嘉大農藝系侯金日副教授(中)與劉宏澤校友(右1)及校友北區分署石東儒科長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合影。(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7:嘉大劉宏澤校友與菲律賓天主教大學交流有機稻作栽培技術。(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8:嘉大劉宏澤校友於2024有機世界大會說明陸稻環境的挑戰與風險。(照片由劉校友提供) 圖9:嘉大劉宏澤校友與其恩師張山蔚老師(右)合影。
嘉大與六所公立大學共同簽署「臺灣城市大學平台」MOU 創造跨校跨域綜效
2024.12.03為建立臺灣各城市大學溝通交流合作平台,尋求教學、研究、國際化及人才培育等多面向的連結,嘉義大學11月26日與臺北市立大學、宜蘭大學、高雄大學、臺東大學、暨南國際大學及臺南藝術大學等七所城市大學共同簽署「臺灣城市大學平台」MOU,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各校在地特色資源,尋求互補效益,創造跨校、跨域綜效,厚植平台學校的發展能量。 「臺灣城市大學平台」簽約儀式,出席代表包括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臺北市立大學邱英浩校長、宜蘭大學陳威戎校長、臺東大學鄭憲宗校長、暨南國際大學武東星校長、臺南藝術大學邱上嘉校長及高雄大學推廣教育中心陳怡兆主任等人,共同見證七所城市大學開啟的新合作契機。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嘉大是一所綜合大學,設有師範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管理學院、農學院、理工學院、生命科學院及獸醫學院等七個學院,學術領域相當多元。嘉大推動「嘉義」研究近20年,出版《嘉義研究》期刊及舉辦「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上任後亦積極推動「嘉義巡禮」課程,以23條路線、26門課程,帶領學生實際體驗生態環境的人文校園、嘉義縣市山海社區多元在地文化、環境永續與跨領域知識,進而實踐對社會與在地的關懷。此次簽署「臺灣城市大學平台」MOU,後續將與各大學合作推動具體合作項目,包括:1.共同推動「臺灣學」,各校合作開課形成學程;2.開放各校學生相互選課;3.以區心鏈結共同合作進行大型計畫;4.教職員互訪等。 隨著各大學對於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的重視,城市大學因貼緊在地而逐漸走出差異化的辦學特色。期待在七所城市大學的共同努力下,能串連各校在地特色,創造出跨校、跨域的新綜效。 圖1:林翰謙校長(右二)與各校校長或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照片由校長室提供) 圖2:林翰謙校長(右二)與各校校長或代表於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合影。(照片由校長室提供) 圖3:林翰謙校長(右二)與各校校長或代表於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合影。(照片由校長室提供)
第12屆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 臺日韓專家齊聚嘉大為農業生產健康找解方
2024.12.02第 12 屆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ICCPS 2024)於11 月 29 日至 12 月 1 日在嘉義大學蘭潭校區舉行,今年由嘉大植物醫學系主辦,以⸢田間植物醫師(On-Farm Plant Doctor)⸥ 為主題,結合學術科研與產業需求,為農業生產時的作物健康問題尋求解方,以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為基礎民生需求提供堅實的保障後盾,吸引逾180人與會參加。 第一屆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 (ICCPS)起源於 2010 年 10 月 16 日在東京大學舉行,是由日本、臺灣及韓國三方合作,每年輪流舉辦的重要會議,為亞洲植物健康診療的學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提供有關植物病蟲害監測、診斷、風險管理及技術開發的資訊國際交流平台。在過去的幾十年以來,由於氣候變化與農產品國際運輸的增加,植物病蟲害的出現與跨境傳播案例逐漸增加的情形下,相信植物診療相關人才與技術,將在植物健康方面伴演著越來越關鍵的角色,其中「田間植物醫師」對確保農作物生產及森林健康將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此次會議透過各國植物醫學專家之學術研究及從業植物醫師之技術經驗的充分交流,來為亞洲地區,甚至全世界的植物健康做出重大貢獻。主辦人兼嘉大植物醫學系蔡文錫主任表示,此次除有來自臺日韓學術專家、臺灣儲備植物醫師等專業人員交流,更藉此機會提供學校植物醫學系學生觀摩學習。主辦單位配合會議主題「田間植物醫師」,特別安排至美濃農會與農友種苗公司參訪,實地了解植物醫師在基層農會的實務運作,以及在農企業可能之需求及功能。我國今年通過植物診療師法,成為全球第一個成立植物醫師相關專法的國家,在此之際由臺灣來主辦本次「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對我國植物醫學發展更顯具有重大意義,相信也能促進國際對植物醫學之重視及資源投入。 圖1:第12屆植物醫學科學國際會議與會人員合影。(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2:韓國Dr. Lee 專題演講。(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3:日本東京大學Dr. Maejima 專題演講。(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4:儲備植物醫師吳志恩介紹梨山果實蠅防治經驗。(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5:屏科大尼泊爾籍卡雷拉教授介紹尼泊爾的植物醫師系統。(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6: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蔡馨儀科長介紹臺灣植物診療師法。(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7:農友種苗公司病理室胡家銘室長介紹植物醫學在種子公司功能。(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8:壁報發表人與與會者相互交流。(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圖9:嘉大植醫系蔡文錫主任(右)頒獎予來自韓國的壁報發表優勝者。(照片由植醫系提供)
最新消息
-
Dec. 5
-
Dec. 5
-
Dec. 5
-
Dec. 5
-
Dec.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