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由農業部長陳駿季率團,14至27日訪問美國華府,與美農產品相關協會簽署採購意向書,其中彰化縣合興農畜牧生產合作社積極承諾採購14萬噸美國玉米,深化台美雙方經貿及糧食安全夥伴關係。嘉大動物科學系校友、合興社理事主席暨立富畜牧場負責人劉芸富表示:「特別感謝外交部林佳龍部長與外交部同仁的牽成以及農業部陳駿季部長的全力輔導下,合興社有幸能以實際行動支持和配合外交部和農業部的政策作為,努力協助推動國際社會在農畜牧產業的交流,鞏固和繁榮民主社會國家之間的產業交流,善盡國際社會責任。」合興社整合產業供應鏈,藉由產官學研合作,在台灣畜牧產業豎立『以大帶小、軟硬結合、內外兼修、公私協力』的產業標竿,期盼與政府一同打造『經濟日不落國』的榮景。
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張心怡教授指導輔仁中學陳緯宸同學,以創新作品「魚腥草外泌體水凝膠敷料」榮獲美國AII達文西國際發明展金牌獎。這份成果的背後,來自嘉大長期深耕中醫藥產業實力,嘉大成立「大嘉義中醫藥產業聯盟」,整合育種、綠色萃取、智慧農業與臨床驗證等資源,近日並獲教育部核准成立「中西醫藥科學碩士學位學程」,積極培育具傳統與現代生技整合能力的高端人才,打造嘉義成為中草藥創新與青年育才的重鎮,讓傳統中醫藥成為現代科技創新的新起點。
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廖慧芬教授團隊師生深入阿里山地區,與原住民部落攜手合作展開山葵產業開發計畫,期望透過學術專業與在地智慧,打造具永續性與文化特色的高山經濟模式。林翰謙校長表示,阿里山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與水質條件,非常適合山葵栽培。嘉大結合農業技術、產業輔導與文化研究,協助部落進行品種選育、栽培管理、加工技術及品牌行銷等全方位輔導,讓山葵不僅成為高經濟作物,更是原民文化與土地連結的象徵。山葵計畫將進入商品化階段,並朝向建立「阿里山山葵」品牌邁進,讓世界看見台灣高山的綠色力量與原民智慧。「這不只是農業創新,更是一場文化復興。嘉義大學與阿里山部落,正攜手種下希望的種子,讓知識在山林間開花結果。」
中央研究院9月11日發布近期研究成果,該院分生所王廷方研究員、薛一蘋特聘研究員與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陳瑞祥教授合作,發現催化HR的Rad51、Rad54與「聯會複合體(Synaptonemal complex)」ZMM蛋白質均能抑制MMR的活性,是同種異族生物雜交繁衍不可或缺的要件。該研究成果已於2025年9月3日發表於《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雲林縣斗六市是國內文旦主要產地之一,有魚翅文旦美譽,市公所9日舉辦文旦品質評鑑比賽,有70位果農報名參加,由嘉義大學園藝學系呂明雄名譽教授、李堂察教授、張柏滄教授、江一蘆副教授、農業部臺南區農改場張汶肇副研究員及嘉義農試所陳祈男副研究員組成評審團共同評審。評審團長呂明雄名譽教授指出,濁水溪以南的平地才能生產出好的文旦,但颱風重創臺南產地,今年要找好的文旦只有雲林才有。今年的文旦外觀受颱風影響,比往年略差,整體肉質跟甜度表現都不錯,但因普遍採收早了幾天,成熟度不足,有少許苦味。
嘉義市一名男子到朋友家借廁所,離開時在門口穿鞋,一轉身看到一條雨傘節嚇得衝出去,趕緊找消防人員幫忙抓蛇,屋主說年初家門前也曾出現一隻小蛇,幸好兩次都沒有人被蛇攻擊咬傷。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陳宣汶助理教授表示:「這就是所謂野生動物都會化,尤其是毒蛇類,牠們會吃很多的老鼠,這個老鼠就是因為在都會區裡,有很多我們人吃剩的食物,所以老鼠可以長很多長很快,就變成其他的野生動物,一個很簡單很容易獲取的食物。」研判蛇是出來覓食,找老鼠吃的,居家環境清潔好,可避免蛇出沒。
為促進臺灣與日本學術界在生產管理領域的深度對話與合作,嘉義大學管理學院8月29日至30日舉辦「2025第6回生產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主題為「生產管理中的DX(數位轉型)思維與創新」,除了探討企業生產管理及全球化議題,亦觸及時下新興的AI議題。林翰謙校長開幕致詞表示,今天管理學院與日本生產管理學會合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是嘉大推動「一院一系一國際化」的具體成果。嘉大目前與日本18所大學締結學術交流合作MOU,雙方師生互動密切,特別是與每所大學都有學生交流互訪,期待能與今日出席的日本各大學學者進一步建立師生互訪等交流機制。
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在臉書中提到:「把廢棄物當成資源來看待,這是推動淨零中,資源循環零廢棄很重要的一個觀念,這要一步步推動,也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嘉義、雲林是畜產大本營,但畜牧糞尿一直是河川污染主要來源。這次,環境部 × 國立嘉義大學 #攜手民間力量,在蔡易餘委員、王美惠委員、王正旭委員見證下,簽署「生物質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合作備忘錄,把畜牧糞尿變身再生能源與有機肥料,打造全台第一座結合綠能科技、教育研發、產業示範的零廢中心!這不只是廢水處理,更是落實USR與ESG的典範,與歐盟永續策略及聯合國SDGs接軌,讓地方經濟、環境與教育三贏。
「嘉義巡禮」是一門以嘉大為起點,連結到嘉義縣市的跨領域課程,培育與在地化連結,貼近嘉義的人情味,促進地方再生,創造產業價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111學年起,嘉義巡禮1.0~跨域,已開發【食農教育、產業加值】、【能源循環、環境永續】、【生態保護、跨域共學】及【人文歷史、地方創生】四大面向的21條路線;113學年推出嘉義巡禮2.0~產業篇,現階段開發5條特色領域路線並持續擴充中;另以阿里山水社寮學習研究教育中心為據點,規劃推出嘉義巡禮3.0~long stay。創新多元的「嘉義巡禮」課程都規劃好了,期待同學們來啟動這個自主學習的歷程。
嘉義大學去(113)年獲林業署嘉義分署核撥嘉義縣竹崎鄉金獅寮段國有土地及建物。四月中旬,林翰謙校長率領總務處、人事室、主計室及秘書室同仁踏勘位於阿里山林鐵水社寮車站旁的嘉大「水社寮學習研究教育中心」,擘劃未來發展願景,包括:1.環境生態及林木生產教育學習場域(森林生態性經營、生物多樣性);2.森林淨零排放加值模式(森林碳匯、減碳);3.國產林伐造集運儲示範林地(木材生產、伐採集運示範);4.人文歷史文創(林業鐵路、在地林業文化);5.社會責任(安全舒適環境、生態工程)。另外,嘉大通識教育亮點課程-「嘉義巡禮」Part Ⅲ long stay的課程內容規劃亦配合一併展開,特別是夜晚在中心外的「螢光晚會」,更讓全校師生期待。
圖書資訊處新民圖書分館徵工讀生(日班1名)
115學年度碩士班暨博士推薦甄選簡章
本校農學院木材利用工廠專案技士職缺公告
1140918木工廠專案技士職缺延長公告.pdf
《114-1教室異動》星期五3-4節/全球化與當代國際社會/蘭潭/陳希宜
《114-1教室異動》星期四3-4節/廣告與行銷/蘭潭/陳希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