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創新 接軌在地化與國際化 以教育迎向未來
精緻化教學 深厚服務與教育熱忱 結合在地
Quality Teaching Deep passion for service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
- 創新學習,創造教育多元發展
多位教師依專長,研發創新教學方法:(當學期課表查詢)
1.張淑媚老師的塔羅/牌卡、桌遊、自我述說、遊戲與戲劇等融入心靈成長、創意教學與研究。
2.姜得勝老師的「符號學」應用,亦開發「符號」與「教育場域」研究與相關著作等。
3.林明煌老師的「健康飲食-食農教育」,透過合作與研究計畫,進行學校推廣、教材研發、教學設計與教學等。
4.黃秀文老師專注教學理論與質性研究方法等領域之探討,教授相關課程及出版相關著作。
5.黃芳銘老師近年來致力於使用結構方程模式以及階層線性模式來從事教育領域相關的研究。
6.洪如玉老師的「教育哲學、當代思潮(解構、生態哲學、現學學)、教育美學、人權教育」,每年教授相關課程與執行相關領域計畫並產出 多篇(本) 期刊/專書等著作。
7.陳聖謨老師的偏鄉教育、混齡理論與實務教學等融入教學方法與研究。
8.許家驊老師持續進行教育心理學、教學心理學、教學評量/測驗統計、研究方法、學習發展心理與教育領域之教育創新應用研究與授課。
9.王清思老師的「兒童哲學團體探究教學法」和自行研發的「思考心智圖閱讀教學法」等研究與教學。
10.劉文英老師專注智能障礙者弱勢族群的性侵害議題的教育與司法改革面向相關研究。
11.黃繼仁老師聚焦在於中小學國語文課程改革、「學習扶助」(原為補救教學)及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等相關議題的探討和應用。
12.劉馨珺老師的「中國法制史、隋唐五代/宋史、教育史」,每年教授相關課程與執行相關領域計畫,例如開設「中西鬼怪文化比較」、「世 界文明與當代社會」等課程。
13.陳美瑩老師致力於新移民性及其子女教育與認同議題和應用,以本土和新移民議題為點,延伸到國際教育與多語言與潛能開發等議題, 近年更發展雙語相關課程。
14.陳佳慧老師近年以政治哲學和性別研究為主等課程,並持續擔任國家文官學院的講師,輔助公務員訓練課程。目前借調至公務人員保障 暨培訓委員會擔任政務副主任委員。
15.葉連祺老師的「教育研究方法」及「教育行政領導與倫理研究」,探討資料分析發展,並關注教育領導、管理與行政新議題。
16.黃月純老師的「比較教育」、 「學校創新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深入了解現今國際教育環境與制度分析及學校創新與領導融入教學、
實務與研究。
17.何宣甫老師的「教育財政」與「教育行銷」,執行相關領域計畫並協助學生參與國際學術發表。
18.王瑞壎老師的「教育政策與行政」、「偏鄉教育」進行學校實務與理論並重。
19.陳珊華老師的「質的研究」及「教育行政」,以質性與量化研究提供政策與多元文化保存建言。
20.張宇樑老師的「教師專業發展」與「雙語教育(EMI)」,提升學生理解與學習成效。
21.楊正誠老師的「高等教育」及「教育政策」透過國際合作及研究計畫,融入教學與研究。
22.陳均伊老師重視科普推廣,以重視新興主題與探究教學的結合,例如「雙語教學」及「生成式AI、STEM」等,辦理科普活動與開發 STEM桌遊。
23.姚如芬老師聚焦在「學習者的數學學習環境建置與探究」上,目前已有「數學部落教室」、「代數小學堂」、「幾何小學堂」、「量測小學 堂」、以及「數學素養學堂」等五個系列。
24.林樹聲老師主要貢獻在於以社會性科學議題(SSI)為主題的論證教學、科學教師專業成長、自我調節學習量表的設計與發展、SSI相關研 究回顧和分析,及以氣候變遷教育為主軸。
25.林志鴻老師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為主,研究主題包含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運算思維、創客、STEM/STEA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