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覺藝術系師生組團/108-2 韓國體驗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名稱:2018亞洲當代陶藝展
單位全銜:視覺藝術學系
教師姓名(職稱):廖瑞章 教授兼系主任
學生:陳同學、陳同學、劉同學
  • 計畫目的
  1. 提供年輕的陶藝家國際展演的展出的機會,並透過研討會由不同國籍的教授們給予作品的講評,提供年輕學子在創作上的建言。
  2. 各國的學生們藉由作品相互觀摩與學習彼此鼓勵,促進彼此在地域、文化與藝術創作上的了解。
  3. 激發年輕世代創作者的新思維,汲取國際展覽經驗,打破封閉的台灣陶藝創作氛圍,給新一代的創作者們帶來新的衝擊與思想
  • 執行期程
2018/09/06~2018/09/10
  • 計畫方式
此次的展覽在韓國首爾弘益大學舉辦展覽及研討會,本系所師生共有十一人參加盛會,大會並將每位參展者的作品以及個人簡歷印製成一本畫冊。本系所由研究生劉品嫻同學上台以PPT檔介紹其創作歷程與作品,並由中國與日本的教授給予講評。本人則是擔任韓國學生的講評老師。老師們的意見將與其他國陶藝青年互相切磋為新一代陶藝搭起橋樑,並在意見交流中學習到對於此媒材的省思與運用,對陶藝擁有更深層的認知。除此之外本系參與展出的學生也從此次的研討會與作品中,觀察到關於因各國不同文化與社會之形成對於創作者影響的議題,自省處於台灣現代環境中所關注的議題,以及平常容易忽視的觀察方式、表現形式。期許這樣的省察能夠將本校同學的藝術創作帶到更高的層次中,並進一步對於當代陶藝有更深的薰陶與認識,進而提升個人在陶藝創作的能量與造詣。
  • 檢討及建議
此活動舉辦聯合四國大專院校美術院校陶藝相關系所之交流展,展示東亞鄰近國家的傳統與現代潮流並調和出不同之陶瓷風格,也建構出能激盪與拓展亞洲新世代之陶藝新視野與美學思維的藝術平臺,尤其對大學陶藝教育的國際化別具意義。在發表個人創作與論述時,能聽取國際藝術家、策展人與評論家之專業意見,進而與國際文化碰撞,產生之火花能激盪學生更多元的藝術思維,在陶藝上能有專業的成長和新認知。

成果
  1. 學生發表個人作品與創作脈絡,藉由此機會增進與國際陶藝家的交流,使學生更認識亞洲當代陶藝的發展。
  2. 代表本校參展,藉由作品展出介紹個人之創作意涵,讓他國師生更理解本系之陶藝創作技法與觀念。
  3. 聽取2018年亞洲四國當代陶藝發展趨勢,關注新興議題及新的創作技法,訓練學生從研討會中觀察其他藝術家的作品與進行剖析汲取寶貴的資訊。
  4. 藉此參觀了首爾地區的美術館、文創市集以及弘益大學的校園與教學設施,感受到藝術大學的自由學風與設備完善的美術館受益良多。
建議
我國的陶藝發展自80年代中日陶藝交流展之後,隨著新生代陶藝家自國外學成歸國轉而影響整個陶瓷創作的氛圍,如今不論是實用陶瓷或創作陶瓷皆奠定了相當厚實的基礎,在大學高等教育欠缺工藝創作人才的培育之下,能有今天的創作風貌時實屬難得。當代藝術是反映社會現象直接的因子,從一個國家的藝術創作能量能看出其國力盛衰的端倪。因此每次的陶藝交流展都將會具體地呈現在當今臺灣、大陸、韓國及日本的現代陶藝發展趨勢,建議參展學生透過交流展的形式與他國新生代陶藝家交流汲取優點,作為個人未來陶藝創作的經驗。
 
 

同學計畫心得


同學心得分享
  • 前言
學生在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跟隨廖教授學習陶藝餘三年,在文藝資源略為缺乏之地域,學生較難與藝術市場接軌,廖教授帶領學生至國外開拓視野,並了解現代陶藝發展方向。
  • 行前準備
為讓國際間看見嘉義大學的藝術,學生製作了一系列作品給老師篩選,選出最具代表性與獨特性的作品,運送至南韓展出;在製作過程中,學生同時記錄自己創作歷程與脈絡,在展出時能與其他國家之學生交流。
  • 交流成果摘要與活動紀錄
參展人不僅有學生,也有各校教授同時也是國際間著名藝術家,在與其他學生碰撞時,也能得到其他國家不同的陶藝鑑評,聽他們對於本人所製作之作品提出不同的觀看感想,建議出學生從未思考過的問題,學生認為這些意見十分寶貴。
這次很幸運可以參與到佈展的部分,從海運的木箱之中拿出作品必須全程錄影,以確定作品是否是在運送中破損,如果破損如何在短時間內修復讓作品能夠順利展出。在佈展過程中還會與不同國家的學生合作,這是非常難得的體驗,最後所有作品放置完成之後再由各校老師共同決議是否恰當並微調。
佈展完成隔天開幕之後,開始所有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時間,大家在如果展場中看到有興趣的作品很快速就可以找到作者,可以詢問相關問題並且可以深入了解別的國家學校的創作方式、教學方式,這樣可以詳細的與他國學生老師交流的機會學生感到時光飛逝,但是也十分的期待隔一天所舉辦的發表會。

發表會是由各國選出四間學校的學生上台發表5~10分鐘,發表完成之後會有三位其他國家教授講評,因為語言的問題,所以現場都備有翻譯人員,語言的問題解決之後就能夠使台上的學生可以對於教授的講評有所回饋,並且比昨天更加沒有障礙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在這一天收穫良多。
  • 研習成效自評與成果心得
學生在去年的時候曾經有參加過日本所主辦的陶藝當代交流展,那是學生第一次參加這場盛會,第二次參加交流展充分體會到各個國家不同的佈展方式以及舉辦方式,都有學生可以學習的地方,也在每一次獲得不同的指教,除了與國外學生交流,也能夠更熟悉本國其他學校陶藝風格。這次的講評會中多了一個流程讓筆者印象深刻,各國派出兩位老師上台討論未來陶藝交流展的方向與建議,在四個國家所有參與的老師與學生面前討論讓我們也能隨時參與並且提出問題,其中一個老師提到在發表的時候不一定只介紹自我的創作脈絡,自我作品的意義與作品之間的關係,也可以介紹工作室環境以及使用的工具和創作技巧,讓我們可以從這個面向去了解各國的創作習慣,學生認為這個部分十分的有趣,並且現場也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執行的一個方式。除了這個討論之外還有另一個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也非常的印象深刻,老師們認為對於藝術剛畢業的學生來說,能夠找到可以發表的舞台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當初創了這個交流展就是期望可以給剛畢業的學生一個舞台去發揮,而這次交流展本校剛畢業的學姊也有回來參加,學生在此也看見了畢業之後除了環境的改變,心理狀態也不同,製作出來的作品也與以前在學生時期相差非常的多,這樣強烈的改變可以在這樣的交流展之中與更多的人討論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可以獲得很多意見,並在國外得到新的發想,回國之後能夠更順利地朝著新的方向出發。


陳同學心得分
  • 前言
學生對於外國的陶藝環境接觸甚少,大多是靠著往物資源與閱讀,來理解現今的陶藝狀況,得知這次能有幸參與四國的陶藝研討會倍感榮幸,於是在指導教授廖瑞章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南韓參加本次的研討會。
  • 行前準備
為了讓其他研討會交流者能更好的看見嘉義大學,學生準備了自己的複合媒材結合陶藝的作品,希望在兩樣媒材的結合之下 能創造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此件作品也參與了校內評圖,得到評圖老師的評審,學生們挑選完作品後並且仔細包裝,通過陸運與海運運送作品。
  • 交流成果摘要與活動紀錄
此次研討會中我們參與了各項環節,拆卸包裝、展覽布置、位置調動與安排、以及典禮的開幕等……都讓我有了新的體驗,在以往展覽中,學生參加的都是國內的展覽,因此展品運輸與拆卸都不是需要很費心力的事情,此次由於作品是經由海運與陸運到達韓國,更是重要的研討展覽會,因此在場的拆卸包裝人員於各校的師生都絲毫不敢大意,現場氣氛小心謹慎甚至必須使用手機錄影來記錄現況。在作品包裝方面,學生對於日本交流的師生作品包裝最為印象深刻,他們的包裝整齊嚴謹,將作品包裹嚴實緊密。
展廳布置的環節可以看出此次韓國舉辦學校對於研討會的重視,弘益大學學生,拿著細筆仔細遮蓋展櫃以及白牆任何有汙點的地方,對於細節的注意學生認為我們還須更多加注意。

研討會中討論熱烈,更有翻譯員即時現場翻譯,翻譯正確迅速,我們能聽到各國的作品歷程與理念解析,得知國外學生的創作歷程,以及如何尋找自己的創作脈絡。
  • 研習成效自評與成果心得
此次是學生第一次參與國外的交流研討會,在藝術領域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急需一個能夠幫助大家看見嘉義大學的管道,也非常急迫的需要多跟來自國外的陶藝氛圍相互薰陶。在展覽的過程中,我們能與來自中國的陶藝老師討論作品如何製作與完成,得知了其他學生的技法與其他媒材的搭配,或是釉藥方面的選擇。研討會開始時,有各國的教授為台上的報告者講評,給予更好的思考方向與創作需要改進的地方,透過台上報告的學生,我們甚至能得知各國各校的創作環境個異,思考作品的模式也很不相似,但多數作品都選擇將一種抽象的思維具象化,或是透過作品的拼裝來實現自己的理念,多種的文化衝擊幫助學生更省思自我的創作脈絡,自我的作品理念是否真的能傳達出學生想表達的意境呢?陶土這項媒材擁有強大的可塑性,除了將其燒製成實用器具外,也是很好表達創作者手感與溫度的媒材,能在此次展覽中透過作品傳達自我的理念,學生倍感榮幸。
 

同學心得分
  • 前言
在大學及研究生生活中很少會有與他國交流的機會,藉由此次展覽能去到國外,與其他國的創作者互動,並獲得點評是十分難得的機會。
  • 行前準備
在出發前往韓國前,為了讓作品能夠順利無損傷的抵達韓國,我們必許以一層一層的報紙、海綿或是氣泡布將其包裹起來才放入箱內,在箱內還必須以填充材填滿,確保作品不會在箱內滾動,並在裝入另一個箱中,其中也需填滿,形成一個緩衝層,由於我需要上台發表,因此除了包裝作品外,還趁著這次機會重新整理了一次自己的創作歷程,讓我自身又重新認識了自己,最後還與大家一同安排行程,預先了解當地文化習俗,並希望在這次旅程中除了參加展覽外還能更多的去體驗在地人文風情。
  • 交流成果摘要與活動紀錄
本次展覽集合了來自中國、台灣、日本、韓國四國的學生創作,在佈展時學習到了許多我沒接觸過的流程,以及每個國家對於佈展的想法與經驗,佈展後的隔一天就是開幕儀式,緊接著的後一天便是四國學生們的發表日。
 
–開幕儀式           –發表日

– 作品展示
  • 研習成效自評與成果心得
此次前往韓國參加亞洲陶藝界的一大盛事,藉由這次的機會拓展了自己的視野,也學習到更多不同國家對於陶這項媒材的運用方式,以及各個國家不同創作者獨有的風格,此外在一般小型展覽以及本地展覽中較難遇到行政及執行程序,也在這次有參與的機會,像是在作品海運前需要的繁複包裝、開箱前的錄影紀錄,這樣的體驗讓我學習更多,而這次旅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上台發表那一刻,既興奮又緊張,對著各國教授講述我的創作,以及得到教授們的回饋,這是難得的機會,而後我們還去到韓國當地知名的文創園區,去看看當地的經營模式以及他們新一代的文創與台灣的有些什麼樣的區別,以及學習當地文創小店的優點,還有學習當地對於新舊文化的交疊模式,也許能運用到我們自身。

–韓國文創園區參訪


很開心這次能有這樣的的機會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到異地,學習以及看見許多不同的風景,還有學習到陶藝的新知識,我十分珍惜有這樣能和不同國家創作者切磋的機會。
點閱 點閱:170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24-04-23 17:47 發佈時間 發佈時間:2024-04-23 17:47 發佈單位 發佈單位:國際事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