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參與學員及老師合影
01

2024 懸絲偶創意及表演系列工作坊-偶頭製作活動紀實

2024.06.18

在教育部補助的USR計畫下,我們於5月5日在蒜頭糖廠嘉義大學駐點站舉辦了第四次工作坊系列課程,課程為「偶頭製作」。 本計劃團隊再次邀請到了嘉義六腳鄉的偶藝師黃憲章老師擔任講師,課程著重於黏土捏塑和上色技巧。每位學員都拿到了超輕土和木製偶頭芯,隨著老師的指導,他們展開了想像力的發揮,塑造出獨一無二的偶頭作品,從聖經人物到客家文化代表,各種形象應有盡有。 整個課程充滿了歡笑和交流,每個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想法,彼此之間互相鼓勵,展現出滿滿的創造力和樂趣。最後,他們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前台,彼此欣賞,甚至還有學員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大家一同見證了這個美好的時刻。 在夕陽下,這次偶頭製作課程畫上了完美的句點,也標誌著本年度懸絲偶工作坊系列課程即將結束,期待在最後一堂課程再次相見。 相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ddBgRABhbaPN4UPMXWqU14qF8ZNZXEnzYveWD7bEYsFmo1wgNQrckSZffbjUYYe6l&id=100094951715180

老師教學製作偶手部的切面
02

2024 懸絲偶創意及表演系列工作坊-練習偶製作活動紀實

2024.06.17

本次工作坊以「練習偶製作」為主題,計劃團隊邀請了嘉義縣六腳鄉在地偶藝師黃憲章老師到校授課,內容涵蓋製作懸絲偶的各個步驟,包括雕刻和組裝,像是提醒學員注意「順木紋」和「逆木紋」,這些細節最終將會影響作品的表現。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心製作每個部分,並透過雕刻刀和砂紙精心打磨,希望能製作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懸絲偶。 這次課程讓大家更深入了解懸絲偶的製作過程和技術要點,並感受手作雕刻的樂趣。我們期待著在未來的工作坊中再次與所有熱愛偶戲的人相聚,共同探索、傳承和創新這項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技藝。 相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WythKP7v9aeggLn5EwfqiBk2Ms91RTCRWCCt29NjDDH3tKRYGCiXwrEaewuQgnEel&id=100094951715180

參與學員及老師合影
03

2024 懸絲偶創意及表演系列工作坊-偶服製作活動紀實

2024.05.30

本學期最後一次懸絲偶創意及表演系列工作坊於5月18-19日在嘉義市二通(中正路)百年老店—「嘉義針車行」舉行。本次工作坊邀請了針車行第四代傳人吳震泓老師和紅瓦貓工作室黃千聞老師擔任課程講師。 工作坊首日,由吳震泓老師首先介紹1940年代開始各家廠牌針車的演變,其實針車的結構大同小異,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衍生出自動捲線、穿線以及安全防護機制等等。緊接著學員們開始使用老師提供的練習紙開始準備車縫,車縫練習紙上有預先規畫好的路徑,學員們沿著虛線車縫,從開始到結束,有直線也有曲線,不僅要考量手上推進的速度,更要控制腳下踏板的用力深淺,誠可謂眼、手、腳三位一體,若不投入高度的專注力,實難以為之。 第二天,由紅瓦貓工作室黃千聞老師帶領學員如何測量衣服、打版開始,介紹製作一件衣服所需要預留的空間尺寸。接著,學員們運用昨日所學,打鐵趁熱,結合自己的巧手和腦內的創意想像,利用針車行提供的各種絢麗多彩的窗簾布,製作出休閒套裝、公主裙、旗袍、功夫裝、工作服等等充滿個人特色的作品,令人目不轉睛。 不知不覺間,本系列課程已迎來尾聲。相信學員們在各個工作坊中都獲益良多,每堂課都充滿討論聲和歡笑聲。通過這系列課程,我們看見嘉義在地文化懸絲偶發展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期待在下個學期與您相會! 相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XHNAZosrgkPYAvdo6rgg9F8hMSaARwt481j9aFPq7uAMmFSzWJvRQ9X2Z2uWcLLml&id=100094951715180

2024懸絲偶創作及表演工作坊-無獨有偶之無物不成偶活動紀實
04

2024懸絲偶創作及表演工作坊-無獨有偶之無物不成偶活動紀實

2024.04.01

懸絲偶,又名為牽線木偶、提線木偶、扯線木偶,是一種以繩或線操作的傀儡,用於演出傀儡戲,操控者透過絲線操控,讓戲偶模仿人體、甚至超越人體,做出各種靈活、甚至不可思議的姿勢和動作,帶給觀眾一場場震撼人心的藝術表演。 在本次3/30、3/31「無獨有偶之無物不成偶」課程中,嘉義大學特別邀請到 無獨有偶 Puppet & Its Double 無獨有偶劇團曾麗貞老師、助教王華清老師到民雄校區進行偶戲指導;由文藻大學傳播藝術系李昱宏老師到校教授劇本創發。首先由曾老師與王助教帶大家先認識各種偶戲、乃至各國不同懸絲偶的差異,有的大有的小,甚至表演形式都有些許的不同。 在兩天的課程中,老師教我們落實「無物不成偶」的理念,使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東西,從紙拖鞋、曬衣架、保麗龍球、經過改造之後,就能變成有趣的角色,曾老師說:「每一次製偶都是一次修行」,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細心和耐心,這也十分考驗製偶師的匠心。 最後,就是表演了。透過細微的感知物件的動向、結合肢體語言以及巧妙地操控、發聲,我們可以讓懸絲偶更加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利用故事情節、情感表達、動作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希望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讚嘆,您準備好加入我們了嗎? 下一場黑光劇4/20、4/21在民雄校區期待與您相見。 相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mNnXRPDrMhBhtxa7NvjAeWtud9RVpA2NuppCeQ2djUcQr2YRqabQSqdbG8JuVzvJl&id=100094951715180&mibextid=WC7FNe

《來呷七碗茶》音源加強版

231004講江南.家嘉南暨小橋.流水.人「嘉」 活動表演 《來呷七碗茶》,由嘉大師生群編劇、立青工作室黃憲章老師動作指導。 劇本素材出自唐代詩人盧仝的名作〈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盧仝收到好友送來的新茶,一時受寵若驚。由於茶味極好,所以一連吃了六碗,尚不及吃第七碗,便覺得兩腋生出清風,飄飄直欲飛上青天,雅興狂想非常。忽然筆鋒一轉,為蒼生請命,希望養尊處優的上位者,在享受至精至好的貢物之餘,須知民脂民膏,得來不易。全劇從自我生命的優游境遇,轉向蒼生疾苦,蘊含深刻的人文關懷。 全劇由嘉大師生群編劇、立青工作室黃憲章老師動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