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B2 生物農業科技館實驗動物舍 |
||
SOP 編號:B2-010 |
核可日期:105 年 8 月 25 日 |
頁次:1 / 2 |
實驗動物飼養環境豐富化規範 ★SOP 編號 B2-010
一、 目的:
提供大小鼠環境豐富化之概念,提升動物福祉與動物實驗之正確性。環境豐富化是 動物的身體、營養和社會環境裡的一項重要元件,可以提供動物生理與心理需求的滿足。 任何可促使動物表現其自然行為,同時消除或減少異常行為的措施,都屬於環境豐富化 的手段。它的目標不僅在防止動物受苦,還應當對於動物福祉產生生理和心理的正面效 果(NSW Agriculture Animal Research Review Panel 2003)。
二、 適用範圍:
提供環境豐富化之範例以供飼養時之參考。
三、程序:
環境豐富化類別 | 大暑和小鼠 |
社會 | →小鼠和大鼠是高度社會型動物,最好是成對或群居飼養。 →公鼠會有凶暴攻擊問題,尤其是在雄性小鼠間。 →最成功的社群,是由離乳時彼此熟識的個體所構成。 →同性別的社群應在青春期前建立。 →加入或移除某個體,會影響整個社群的福祉。 |
人與動物 | →有系統且溫柔地執行例行實驗操作,不在例行操作時同時執行造成緊迫 的程序,可以避免動物將二者形成連結。 →輕觸(gentling)能讓大鼠或小鼠熟悉人類(讓動物自行探索操作者,同時 輕柔地撫摸和捧握) →訓練動物習慣未來將重複進行的程序,最好是在程序完成後,使用正向 強化物或零食。 |
食物 | →嚙齒動物喜歡到處覓食。 →散落一些食物或少量瓜子在墊料上,讓大鼠或小鼠到處覓食,並已正常 姿勢取食。 →散落一些瓜子在飼料粒上,有些會從飼料間隙掉下去,但大部分會卡在 飼料粒之間,大鼠將學著操縱顆粒,讓瓜子掉下來。隨機決定放置瓜子 的時機,但由大鼠自行去覓食。 →放置小食物盒給動物啃咬開盒來取得食物(例如塑膠底片盒)。 →提供硬殼堅果(像核桃、榛果、澳洲胡桃(macadamia)給動物花時間啃咬 開殼來取食果仁。 →除了飼料粒之外,添加替代食物已增加變化。 |
飼育環境 | →大鼠和小鼠是夜行動物,因此牠們需要能避光的庇護所。 →籠子內放置階梯或其他物品來攀爬或運動,以擴大樓板空間。 →小鼠四處走動時,喜歡貼著牆壁並遠離空曠區域,因此籠子內設置隔間 板,能使小鼠較有安全感。 →實底籠子要放置墊料,讓嚙齒動物有機會挖掘。 →跑步輪能用來運動和玩耍,小鼠偏好不規則形狀的輪子或輪子設有障礙 可以跳。 →利用玩具來提供活動,像是攀爬繩、階梯、鍊條、球、康玩具(耐咬塑 膠)、耐樂球、耐樂骨。 →籠蓋應有欄桿可攀爬和特技活動。 →提供大鼠實面遮光巢盒,而且盒頂能爬上去。 →如果可以選擇時,大鼠偏好巢盒,其次是碎紙條。 →提供小鼠迷宮以做為隧道的替代品。 |
嗅覺刺激 | →嗅覺線索是嚙齒動物的重要資訊來源,並且是社會組織的建立基礎。 →公鼠籠在換籠後,會因氣味標記受到干擾,而產生凶暴攻擊。取舊籠的 巢料置於新籠可以減輕此現象之發生頻率,但勿放髒墊料到新籠,以免 產生混淆,反而增加凶暴攻擊。 →大鼠是小鼠的掠食天敵,大鼠氣味將造成小鼠的恐懼反應,所以應將這 二種物種分房飼養。 →換籠後加進碎紙條可以減輕嗅覺負擔,並鼓勵築巢行為。 |
提供自然環境 | →室內燈光應形成日夜週期,最好穿插弱光的時段,以模擬清晨和黃昏。 →提供巢料,像是面紙、乾草或碎紙條、擦手紙、長條紙、市售巢料纖維 或木絲。小鼠將利用這些材料,積極熱衷於築巢,不僅為了幼仔,也能躲避光或其他緊迫刺激。 →必須提供墊料給大鼠和小鼠。 →提供數公分厚的墊料來鼓勵像挖掘和鑽洞的自然行為。 →提供物品啃咬,如預先鑽洞的木塊、高爾夫球、小木球、軟木塊、塑膠 瓶或硬紙管。 →其中硬紙館同時也可以做為庇護所,並能提供攀爬的機會。 →利用層架、平台、庇護所和斜坡來提供大鼠較複雜的空間結構。 |
四、參考資料
(一)陽明大學實驗動物環境豐富化規範,IACUC-006,2014.10.02。
(二)實驗動物管理與使用指南第三版(擴充版)
http://animal.coa.gov.tw/html/index_04_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