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多齒新米蝦


多齒新米蝦 (Neocaridina denticulate)

多齒新米蝦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十足目、匙指蝦科、新米蝦屬。廣布於台灣的河川,通常棲息於底質為石塊或沙石之溪流中游及上游,常隱身在水草叢內、石頭下及落葉堆裡,以藻類或有機顆粒為食,並且為其他大型魚蝦類的食物,所以在生態系統上扮演重要角色 (施與游, 1998)

多齒新米蝦易於在實驗室繁殖蓄養,且對有毒物質的反應表現出快速而靈敏,常用來進行毒性相關的試驗 (Sung et al., 2014)。多齒新米蝦目前已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列為毒性試驗的模式生物 。許多文獻也以多齒新米蝦作為檢測污染物的試驗生物,包括抗生素、重金屬、有機化合物及農藥等多項污染物 (袁, 2004; 黃, 2004; 賴等, 2012; 張, 2015)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2486499

參考文獻: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9A%E9%BD%92%E6%96%B0%E7%B1%B3%E8%9D%A6
Sung, H.H., Chiu, Y.W., Wang, S.Y., Chen, C.M., Huang, D.J. 2014. Acute toxicity of mixture of acetaminophen and ibuprofen to Green Neon Shrimp, Neocaridina denticulate.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 38(1), 8-13
施志昀, 游祥平, 1998. 台灣的淡水蝦.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袁又宸. 2004. 桃竹地區水域污染之調查及重金屬鎘對多齒新米蝦 (Neocaridina denticulate) 之毒性研究. in: 微生物學系, 東吳大學.
張文睿. 2015. 實驗室條件下多種新興汙染物對多齒新米蝦 (Neocaridina denticulate) 的基因表現影響. in: 微生物學系, 東吳大學.